萧念白眼中闪过一丝怒意,但想到之后冲喜还需要褚宝珠,只能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。
他掩面轻咳了一声,
“文渊虽然有错,但一切并非无可挽回,可他却因此真真的丢了性命。”
“不如为他封王追号,也算是全了我们父子一场的情谊。”
盛熠听到这话在心底冷笑一声,这对父子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做起事来心狠手辣,嘴上却装得满口仁义道德,父慈子孝。
萧闻颂在一旁也低低地冷哼了一声,嗤笑着问,
“父亲打算给三弟封个什么王什么号呢?”
萧念白看到有人愿意接他的话茬,兴致也起来了些许。
他摩挲着自己的下巴,许久才道,
“怎么说文渊也算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,虽说不如他外祖以及沈老太爷当年那般名声鹊起,但也算是小有成就,不如就取圣贤书中的贤字,追封个贤王。”
“至于号的话……为父自尽也算孝,不想累及族人也算仁德,不如就取仁孝二字做谥号如何?”
这下盛熠是真的听不下去了。
一个近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而杀害无数条性命的皇子、一个为了达成目的想把自己父亲炼制成傀儡的儿子,死后竟然要带着“仁孝贤”三个字入坟墓,真是可笑至极!
盛熠的眼中的冷意更胜,嘴唇微抿,下颌紧绷,随后上前一步,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讽刺,
“陛下,这名称定的恐怕……有些不妥吧?”
萧念白的脸色微微一变,眼中闪过一丝不悦。
自己的儿子也好,外甥也罢,一到求自己的时候就一口一个父皇、皇舅。
可真到了要反驳自己的大事时,一口一个陛下叫得比谁都硬。
想来如今自己这身体都落得如此地步之上,盛熠这玄王还是不愿意让他得偿所愿。
萧念白挺直了脊背,声音也往上提了几分,
“盛熠,你这是什么意思?文渊是朕的儿子,朕追封他,难道还要经过你的同意不成?”
盛熠的背崩得笔直,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,
“陛下,臣不敢。”
“臣只是想在您确定这封号之前,告诉您刚刚我与二皇子在萧文渊府里的池塘中挖出尸体二十余具,另有许多尸体以化为血莲花的养料,数量不可计算。”
“由此可见,他蓄意杀人时间已有许久,甚至对于谋害您一事也是早有打算。”
“如此之人,怎么能当得起‘仁孝贤’这三个字?”
萧念白的眉头紧皱。
听到盛熠所言,他自知萧文渊所作所为着实过分了些许。
可难不成他要昭告天下,告诉别人他养出了一个顽劣不堪、杀人弑父的皇子吗?
那百年之后的世人又将如何评论于他!
这样的事绝不能发生!
萧念白冷声道,
“盛熠,你又如何得知这人一定是文渊杀的?”
盛熠抬起头,目光直视萧念白,沉稳而严肃,
“陛下,臣与二殿下前往时,后院儿两位被迷晕的书生、四位聋哑侍从,以及证人陆文远如今都安置在了玄辰司。”
“此外,在挖出的两具尸体中,其中一具胃里还留存着您去年赏赐给萧文渊的那枚金色的东珠;另一具腹部内侧留着他身上那枚蟒字玉佩的印记。”
“如此,还不能说明吗?”
萧念白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,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,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意,
“盛熠,朕如今已到了古稀之年,你就不能顺从朕的心意,为朕和朕的子孙们留个清白名声?”
盛熠心中不忿,颈间的青筋跳动着,但面上却一副冷硬恭敬的样子,声音也是极稳,
“陛下,清白该是活人自己挣的。”
“死后强加的,那叫欲盖弥彰,将来若是有一天真相大白,后果更是无穷。”
萧念白看着盛熠那双澄澈的眼,心底忽地破开一个窟窿。
那目光正直而透彻,洞察人心却又掩藏于心。
很像他的父亲,自己暗害的那位好兄弟。
难不成,他知道了他父亲去世的真相吗?
萧念白心底有些发虚,面色愈发难看了起来。
他深吸了一口气,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,
“盛熠,让那个叫陆文远的书生把罪顶替了不就好了吗?”
“为何非要斤斤计较,非要让你的表兄背负着满身骂名离世呢?”
盛熠没再回话,而是直直地看向高台之上的,自己以诚相待多年的这位舅舅。
晚宴前,李德说出了自己父亲当年并非是在战场之上失踪。
而是根本没上战场就死在了皇宫之中。
回家跟他告别,他却赌气未见的,是李德师傅假扮的。
后上战场连失三座城池最终失踪的,也是李德师傅。
可背负骂名的是他的父亲;因为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而痛苦多年的,是他。
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打着慈爱长辈的幌子,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替他冲锋陷阵,到头来自己还像个傻子一样对他感恩戴德。
真是可笑。
这样的大乾,从骨子里就烂透了。
既然他想掩盖,那就盖吧,许多掩埋在地底的真相,很快就要重现光明了!
看到盛熠不再咄咄逼人,萧念白也松下了一口气。
他之后或许还要指着盛熠这位血亲冲喜,好让他痊愈呢,可不能得罪狠了。
“唉……”
萧念白长叹一声,缓缓抬眸道,
“既然这案子还有疑点,那文渊这谥号就先不写了吧。”
“不过这亲王之位还是应当补上,就取个名字之中的渊,以渊王的名义先行入葬吧!”
“至于闻颂和小熠,你们与两位沈家女的喜事听国师的安排,早些办了,可有意见?”
盛熠垂下眼,低低地应了句‘是’。
萧闻颂那双狭长的狐狸眼中闪烁着些许精光,嘴角勾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,
此时的他应当是整个殿里最高兴的一个。
虽说横生了不少波折,但国师于他十分默契,不仅提早除掉了萧闻颂,还将之前的计划向前推进了一大步。
萧闻颂上前,声音高昂又带着些许谄媚道,
“全听父皇与国师殿下的安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