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一早,秦芙的丈夫赵博赶着马车来了,到的很早,芽儿她们还没到老屋这边。
芽儿和堂姐到的时候是赶着饭点,昨天白天忙了一天,晚上堂姐拉着她又教了会算账的法子。
今天早上起晚了,不过自家又没有人说自个儿。
赵博看到秦芙的时候,忙起身,搓着手,眼睛一直看秦芙,秦芙看了她一眼,转身进了厨房,姐夫赵博尴尬地笑了笑。
芽儿叫了声:“姐夫。”也没多话径直也去了厨房。
芽儿的父亲陪着坐着,大伯父,二伯父在作坊还没回,今天早上父亲有事才没去作坊。
秦家人 陆续回来,都和赵博淡淡地打了个招呼,并不热情。柳康倒和平常一样,温和有礼。
赵博脸都红了,脸面不好看。
吃饭时秦家照旧热闹,好像赵博是隐形人,不存在似的。
赵博是个书生,心里明白,这是自己年初二没来,闹得不愉快,偏偏自己说不出口,没人给自己开口 的机会。
女人的一桌更热闹,小的闹着要吃,嫂嫂们服侍着几个小的。秦芙闷着吃自己的饭。芽儿看向她没什么变化,心也安下来了。
芽儿自己忙,堂姐要帮自己,暂时是不会回去的,以后再谈将来打算。今天注定姐夫赵博人是不接不回去。
一顿饭赵博吃得忐忑不安。
饭后秦家人又要去上工,赵博还没说明来意。
眼看秦芙跟着式儿又要走,赶紧上前道:“芙儿,今天我来接你回来。”
秦芙抬眼望了他一下,“我暂时不回去,要帮芽儿妹妹管账,你今天回去。”
说完就走,也不看赵博一眼。
赵博心里没想过,秦芙对他的态度这么冷淡。
从到秦家后,所有人对他的态度都不冷不热的,他心里有些慌,现在秦芙这样说,不回去,心里更是慌了。
他连快上前拉着秦芙的袖子道:“跟我一起回去,孩子想你了。”
不提孩子,秦芙的气可能小点,现在从他口中提到孩子,更是火冒三丈,甩开他的手道:“孩子我没带过,又这么小怎么可能想我,你安心地和你娘过吧,我回去也是个多余的。”
她扭头就走了,不管愣在后面的赵博。
此时有个地洞,赵博想钻进去,太难为情了,在她的娘家,秦芙没有给他好脸色看。
芽儿看着堂姐走了,她追上去一起走。才不会管赵博的想法。
秦家人要赶作坊的活路,都散得很快,只剩下他留在原地。
二伯母秦赵氏上前道:“博儿,你回去吧,芙儿有事要忙,过几天我让你哥去把孩子接过来住几天。”
赵博忙道:“我家还等着她回去。”
秦赵氏再好的脾气也来了气,“是你娘要她回去受气吧,嫁给你家,不是去受气的,我的宝贝,到你家,就成了你娘随意搓磨的小媳妇。”
“你不维护她,今天你也看到了,我家的宝贝,不是受气包。
在你家,待她不好,她就一直在家呆着,我秦家养得起。”
秦赵氏的硬气话,说得赵博一愣一愣的。
直到今天,他没重视过这个问题,一直认为秦芙在闹小脾气。
就是年初二,秦芙让他和自己一起回娘家。他娘打了短,说要招待妹夫,他自己想了下,是该如此,从没想过秦芙的感受。
秦芙只好自己一个人回了娘家,在家里秦芙一直希望赵博跟着自己走,耽搁了一些时间,回到秦家所有的人都等得比较晚。
赵博听了岳母的话,口里嗫嗫着,辩解的话说不出口。
秦赵氏不留情面的话,让赵博无地自容,手脚更是无处安放。
现在秦家只有三个妯娌在家,两个老人在房里一直没出来过。
赵博无法辩驳,只得对岳母拜道:“我去作坊看有没有可以帮忙的。”
不等秦赵氏答应,他连忙走了。
秦赵氏还是想要他们夫妻和睦,能去作坊帮忙,不是灰溜溜地回去,还不是个蠢人,也就没说什么,由着他去了。
秦赵氏进了屋,秦张氏道:“让芙丫头在家多住些时候,压压她婆婆的锐气。
以前结亲的时候以为是个好的,原来是这样的恶婆婆,那有做娘的插手儿子的家事。”
秦王氏也应道,她们三人说着秦芙的事。要是放在以前,秦家绝对没有这个底气。现在秦家可以在当地横着走。
话说赵博去了作坊,这是他第一次到秦家的作坊,看到的场面,内心不能用震撼形容,太有冲击感。
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手上的事,赵博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。
这里看看,那里那看,好不容易看到柳康在最后一道工序上挂面条,忙上前学着柳康样接过湿面条一杆一杆挂起来晒着。
心里暗想,总算找到一个活计做,不然自己真是不好意思留下来。忙乎了大半晌,秦芙过来盘点干好的面条。
赵博再次看到秦芙干练地做着手上的事,一边数着打包好的面条,一边记着数,记好后,接着跟在她身边的人拉走。
秦芙扫了一眼,看到赵博在忙着,没说什么,忙完自己的事,看都没看一眼赵博,就走了。
赵博连着受到了秦芙的冷遇,才觉得这件事闹大发了。
他头皮发麻,心里慌乱,读书都没遇过这样子的,不知道自己怎样解决这件事。
中饭时秦家人看到赵博没走,大家都没说什么。下午赵博想得到秦芙的原谅,留了下来。
秦芙没想到他能留下来,没有急着回来,心里不可思异。
晚上秦家人的吃食同样丰盛。
一天下来,赵博深受刺激,岳家得是多有银钱,才过这样的好生活,早上以为自己要来,准备丰厚些,可见三顿下来,变着花样的吃食,秦家过着地主家的日子不为过。
他再想想秦芙在自家过的日子,心里没有底气。
岳母的话还在耳边,自家确实比不了现在的秦家。
赵博一直没能找到和秦芙单独相处的时间,芽儿和秦芙在一起,他不好当着姨妹说一些话,秦芙不给他说话的机会。
大堂哥秦理想着夫妻间有问题总要解决。遂晚间安排了妹夫赵博的住处。
赵博是个读书人,没在田间地头劳作过。
昨天在作坊转了半天,今早起来,浑身酸疼,他忍着身上的痛意,又跟着秦家人去了作坊。
芽儿看了姐夫赵博的行为,用眼示意堂姐道:是不是要考验他啊。
秦芙看了赵博一眼,自顾的去忙自己的事。心道:现在想伏低做小,晚了,自己再不会轻易地由着婆婆搓磨。
再说赵博去县上书院的日子快到了。
在这里也呆不了几天,正因为这个原因,赵博才很着急,他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。
如果接不回去秦芙,他去了书院,秦芙更加不会回去,后果是不敢想的。
再说他娘知道秦芙不回去,更会大动干火,他也不好过。
现在赵博就像个迷途的羔羊,没有人在旁边指点下,问题出在他的身上。
芽儿作为旁观者,看得很清楚,堂姐秦芙主是因为他事事听他娘的。
没有站在自家媳妇的角度考虑下,让她受了婆婆的好多委屈。
芽儿想着先耗他个几天,再来谈这个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