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府内。
“世蕃,出京那多长时间,去干什么了。”
严世蕃看他老子有些生气,只得胡搅蛮缠了。
“阿爹,你老不要生气,外出是看一个朋友去了。”
“朋友!京城就没朋友么,赵文华、蔫燓卿你就不能多亲近亲近。”
严世蕃苦笑一下才说道:“阿爹,说正事吧,今后有的是时间亲近。”
老严嵩清理了一下思路道:“世蕃,这第一件大事是夏言和曾铣撞大祸了,他俩的联名奏书己到内阁,现在是压也压不住。皇上知道了两人都会没命。”
“阿爹,奏书内容是什么?”
“奏书上说他俩请求皇上在西北开放边关,与胡人互市。并说已在试行,连余地也不留了。”
严世蕃听了脸色很难看,心里也难受。这两人都是国家干臣,朝廷栋梁,就这样自寻死路了,真是可惜。
“阿爹,内阁可有什么法子挽救。”
“世蕃,内阁有法子也就不派人到处找你了。”
“这么说是没法子了,奏表递上去了么。”
“这么大的事情怎敢欺瞒,不怕受连累么。”
“也是,阿爹,皇上最恨通关,这无异于叛国投敌,皇上是不会轻饶的。”
“世蕃,眼下我们能做些什么?”
“阿爹,什么也不要做,也不能做,就等皇上旨意吧!那第二件大事呢。”
“世蕃,浙江、江苏又出事了。”
严世蕃迫不及待地问:“出什么事了,浙江现在是我们严家的根本,浙江千万不能乱。”
“胡宗宪、赵贞吉联名上奏,说在浙江、江苏境内各出现一支倭寇的特殊队伍,每支队伍人数大约有五十人左右,他们深入内地的富庶之地,洗劫村镇的富商畗豪,更有甚者是屠村屠镇。这帮人身着黑衣,手拿弯刀,个个武功高强。”
“阿爹,倭寇之中也有能人,这叫防不胜防。军队在沿海,而派一支奇兵深入到内地,这倒不得不重视。内阁可有良策。”
“哪里有什么良策啊,朝廷都是钱粮吃紧,再也调不出兵来抵御,内地的兵丁也不是对手啊。”
“阿爹,这就是没有统一的部署与协调带来的后果,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打赢抗倭这一仗。”严世蕃说到这里显然有些激动和愤慨。
“阿爹知道,慢慢改变吧。”
严世蕃回到自家别院后也是睡不着觉,叫严旬去搞了些酒菜来独自一人喝上了。
夏言可说是严家的恩人,严家有今天也多亏了这个夏首辅,现在落得这样严世蕃就搞不懂他是怎么想的。就是要搞开放边关总得要跟内阁商议一下吧,凭着一腔热血就同曾铣搞起来了就是找死。虽说开放边关与胡人互市有利于大西北的稳定和发展,但皇上是不会这样想的,也是不容许的。
现在是连一丝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,当初在苏州严世蕃就听陆炳说过夏言出山之事,领兵平乱不要监军,这就是公然与朝廷作对。严世蕃听了就感觉不妙,加上这个荒唐事,就是在自己找死,怪不得别人。
曾铣作为陕甘总督,怎么就不劝一劝,倒头来也跟着找死。严世蕃真是想不通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这是跟自己过不去。
接着又想到浙江,又想到了胡宗宪。这可是一个严重事态,浙江关系到严家安危,浙江稳严家就稳,浙江危严家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。
严世蕃关心浙江是因为浙江是朝廷和严家的根基。浙江巡抚胡宗宪是严嵩的弟子,江苏巡抚赵贞吉是徐阶的弟子,两大阁员的弟子的管辖地出现状况,这是谁也受不了的。严世蕃就想从内阁着手,让老爹同徐阁老联手,共同渡过这个难关。
算无遗漏的严世蕃终于还是算错了,他忽视了一个人,一个在他心里不够份量的人。就是这个人差点把他严家毁掉,而这个人就被严世蕃鄙视的仇鸾。
曾铣被斩,夏言弃市后这个仇鸾终于从后台耀武扬威走到了前台,就凭着他写的一纸黑供状皇上就要求内阁给两人定罪。内阁虽说不忍但也不敢拂皇上之意,在加上严世蕃的一番话,严嵩、系阶也不得不给夏言和曾铣定了几条无中生有的罪状。
夏言曾铣的错杀最终怪到了严嵩、严世蕃父子头上,这还真是冤枉的。
夏言的能力不容置疑,就是嘉靖皇帝也希望夏言能回心转意为朝廷所用,后来事实也让明了。
夏言抵制皇上修仙学道,明里暗里批评嘉靖帝,而嘉靖帝硬是忍了。最终忍无可忍才把夏言免职,赶回老家面壁思过,没有给夏言加一条罪,就是想有朝一日重新启用。
严嵩入阁并不是首辅,严嵩在内阁虽然干着不是首辅而胜似首辅的事情,但皇上没有一句旨意认可严嵩就是首辅。显然这个首辅仍然是留给夏言的。
重新启用夏言到西北去主持平叛也是皇上授意的,否则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。只待夏言在西北平叛立功后,自然而然就能再主内阁。
这中间发生了错误,夏言到西北平叛硬抗不要监军,这就种下了祸根。嘉靖帝留下仇鸾性命就是后手,是专门用来对付这个不听话的夏言的。
开放边关与胡人互市使嘉靖帝不能容忍了,既不能为朕所用就必为朕所灭。仇鸾就被放出来给夏言指证加罪,夏言终逃不过被斩弃市的命运。
夏言被杀后有三个人是最大受益者,而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严嵩。他被嘉靖帝封为太师、武英殿大学士、内阁首辅。所以后世就把夏言被杀的责任推到严家父子头上,必竟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第二人就是仇鸾,此人罪大恶极不但不死,反而被放出来升授了大同总兵官,被嘉靖帝宠信到后来还差点把严家给葬送了。
第三人是兵部尚书王溥,因他在军事上略懂谋略,所以被委以陕甘总督之职,接替被冤杀的曾铣。
还有一人此时也初露头角,那就是兵部右侍郎张居正。此人状元及第,因略懂军事,先是兵部郎中、兵部主事,后又升为兵部右侍郎,高拱入阁后升兵部左侍郎主持兵部。